三十三載逐夢運河 奮楫揚帆再向深藍——記淮安市港航事業(yè)發(fā)展中心副主任潘偉明
“碼頭要建好,服務也得跟上,在水運助力企業(yè)降本增效上,我們還得下功夫、出實招!6月4日清晨,淮安市港航事業(yè)發(fā)展中心副主任潘偉明像往常一樣詢問在建港口情況。
自1992年以來,潘偉明始終堅守在淮安從事港口、航道、船閘工程建設,以及水上服務區(qū)建設管理等工作,既發(fā)力基礎設施“硬聯通”,也緊盯運輸服務“軟提升”,就像一顆螺絲釘,牢牢“釘”在淮安水運事業(yè)版圖上。
向新而上,筑起水上“暖心屋”
老人常說,世上三行苦,撐船、打鐵、磨豆腐。
2006年夏天,潘偉明頂著烈日登上停泊區(qū)的一艘貨船。船艙里悶熱難耐,而船家小姑娘正趴在甲板上寫作業(yè),汗水爬滿了額頭。這樣的場景,深深地刺痛了潘偉明的心。
那時候,潘偉明還是淮安市市區(qū)航道管理站站長,他不禁想:“高速公路有服務區(qū),航道為什么不能有?”他是個直性子,敢想就敢干。最終,淮安在全省率先建成京杭運河兩淮段水上服務區(qū),打通服務船民“最后一公里”。水上服務區(qū)建好了,又面臨誰來管理的問題。由于水上服務區(qū)在當時還屬于全國首創(chuàng),管理、運營都得摸著石頭過河,這一“燙手山芋”沒人想接。見狀,潘偉明毫不猶豫地說:“我來!”
“有什么需求?”“想要哪些服務?”“我們還能在哪里改善?”……在代管水上服務區(qū)期間,潘偉明領著站里的15名員工四處走訪,廣泛征求船民的意見和建議,不斷完善水上服務區(qū)的功能。從為過往船舶提供生活物資補給,到給船只加油加電加水、提供維修服務,再到油污及垃圾回收、船舶簽證登記等,水上服務區(qū)的功能越來越多樣,船員們直呼:“在這里感受到了家的溫暖!”
這幾年,隨著水上服務區(qū)的功能不斷完善,管理逐步深入,社會效益也愈加凸顯。據介紹,“運河驛站”品牌已成為首屆全省航道系統(tǒng)“十大服務品牌”。
向水而興,做強港口“硬支撐”
清晨,當第一縷陽光照進黃碼港產業(yè)園,繁忙的一天開啟了——已經通航的黃碼港作業(yè)區(qū)內,滿載貨物的貨船進進出出;益海嘉里大米加工區(qū)、蘇糧倉儲、路網工程等項目加速推進……
進入新時代,水運是淮安打造產業(yè)發(fā)展新高地的底氣,以及打造“物流成本最低”的核心支撐。而水運的高質量發(fā)展離不開現代化港口的建設,潘偉明深知這個道理。
2011年,潘偉明“轉戰(zhàn)”港口,擔任市港口管理局副局長,負責全市港口規(guī)劃發(fā)展和建設管理。由于歷史原因,淮安港口碼頭“小散亂”現象突出,境內分布著四五百家各類碼頭,有的無證經營,有的設施簡陋,不僅造成資源浪費,還嚴重影響周邊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。為摸清行業(yè)底數,潘偉明利用半年時間走遍了全市大小港口、碼頭、裝卸貨場。
隨后,潘偉明提請政府部門在全市開展非法碼頭專項整治。通過整治,全市取締非法碼頭和浮吊船作業(yè)點300多處,內河碼頭規(guī)模小、分布散、服務水平及操作能力低下的現狀徹底改變,附近居民“晴天一身灰、雨天一身泥、說話捂著嘴”的場面從此成為歷史。
面對煥然一新的航道岸線資源,潘偉明歡喜不已,干勁更足了。他承接的淮安港總體規(guī)劃(2020—2035年)成功獲得省政府批復;淮安新港二期建成運行,并成為全國首個5G全覆蓋內河港口,三期工程也已開工建設……如今,淮安港已成功實現“億噸大港”目標,內河集裝箱吞吐量連續(xù)16年居全省內河第一,2021年被交通運輸部確定為全國內河主要港口;窗,正向著“全國內河航運中心”目標不斷邁進。
向綠而行,繪就運河“生態(tài)畫”
2014年6月,中國大運河被列入《世界遺產名錄》,大運河文化的保護、傳承、利用得到了全社會的廣泛關注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,大運河是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產,是流動的文化,要統(tǒng)籌保護好、傳承好、利用好。
習近平總書記的話,潘偉明始終記在心里。2019年10月,淮安正式啟動京杭運河淮安段綠色現代航運綜合整治工程建設。潘偉明改變以往傳統(tǒng)航道整治工程建設的思路,重點提升航道等級,聚力將京杭運河淮安段打造成為集智慧航運、生態(tài)修復、文化旅游、都市休閑、濱河運動于一體的綠色現代航運示范區(qū)。
全線拆除廠房、老舊民房、違章設施等約11.4萬平方米;清理非營運船舶、砂石堆場等200余處;關停碼頭11座、搬遷企業(yè)16家……為啃下一塊塊“硬骨頭”,潘偉明帶著政策文件挨家走訪。有人把茶水潑在他面前,他就蹲在碼頭和對方算生態(tài)賬;有的企業(yè)主閉門不見,他就多次上門等候在辦公室門前。在潘偉明看來,只要功夫下得深,鐵棒也能磨成針。
經過整治,在退出的岸線上,新改建人行步道3.4公里、堤頂道路14.1公里,完成綠化126萬平方米,建設親水平臺10余處,拓展城市親水空間,讓群眾“近水”“親水”“樂水”。2020年底,京杭運河綠色現代航運示范區(qū)建設全面完成,該工程被省委省政府列為全省交通強國建設十大樣板工程之一。
沒有轟轟烈烈的事跡,沒有驚人的壯舉,只有33年如一日勤勤懇懇、任勞任怨地工作,這就是潘偉明。雖然已經不再青春年少,雖然已兩鬢斑白,但他前進的步伐并未因此停歇,依舊是那個堅守初心的“逐夢人”。未來,潘偉明將繼續(xù)以自己矢志不渝的情懷、始終如一的作風,為淮安港航事業(yè)發(fā)展貢獻力量。
■記 者 孔 雪 通訊員 王業(yè)建 呂 雙
最新信息: